游/戏/成/瘾
无节制沉溺于单机/网络游戏
对游戏毫无控制力
因游戏忽略其他爱好和日常活动
游戏的状态引导着生活中的情绪
........
这种行为持续至少一年以上
玩手机似乎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而游戏也成了必需的调味品,去年大火的王者荣耀,今年大火的绝地求生(“吃鸡”)....越来越多的游戏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不过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背后,是无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沉溺游戏无法自拔,朋友之间淡了,情侣之间散了,亲人之间远了。
今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游戏障碍”列入第11次修订版《国际疾病分类》草案,将其定义为“一种持续或经常重复的游戏行为(数字游戏或电子游戏),其中即包含在线游戏也包含本地游戏。”这次草案有望2022年1月1日生效。
青少年沉溺于游戏的情况日益增多,很多家长都是谈“游戏”色变,对于游戏这剂“网络毒药”是唯恐避之不及,世卫组织的这次举动为苦恼的家长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法支撑,对孩子的管教似乎也变得“有理有据”起来。
然而在小编看来,沉溺游戏固然可怕,但也不是一味的否定就能解决这类问题,游戏只是一个载体,青少年自控力不够,即使没有游戏,也很有可能沉溺于其他东西,如抖音、快手一类的视频。对待青少年沉溺问题,一味的打压不是良策,如何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中学到东西,学会控制自我反而显得更为重要。
对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需要一项能力,人区别于动物最明显的是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中除了创造力,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力,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和遵循内心深处的欲望,而人却可以为了做到一个更好的自我,达到一个新高度去压制住内心的一些欲望。
试问,沉溺游戏、抖音、快手的人有多少敢说自己不知道过度沉溺的坏处,大家都知道,但是却没有做到,这就是控制力的问题了。所以家长们,在谈到孩子爱玩游戏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打压,引导孩子正确游戏、适度游戏,从游戏中寻找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来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这远远比你看到孩子拿起手机就开始疯狂打骂好得多。
在线互动
那么,针对这次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疾病之中,你怎么看呢?是和小编看法一样觉得这主要在于个人控制力问题?还是觉得那些影响孩子的游戏啊、抖音啊一类的东西不应该存在?又或者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小编期待与您在微信留言区共同探讨哦!!!
?小?贴?士?
全医堂名医减压工作坊开始啦,由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心里测评中心主任欧阳旭伟教授、佛家居士何老师领衔担当,针对成年人心里压力问题、青少年易沉溺问题开展,通过融合传统中医疗法和现代疗法,更有效地解决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