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吃不下东西,再好吃也不想吃...”
“医生,我很容易口臭,都不好意思和别人多说话...”
“医生,我最近饮食还挺规律,但是胃总是隐隐作痛....”
主任医师丁红老师的门诊上经常会遇见这些问题。现在胃不好成了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的通病。
恰逢换季,在进入秋天的过程中,脾胃比身体先感知到它的到来,时不时传来的疼痛都在提醒大家,我们应该做出措施来预防胃病在秋天的加重了!
还有一部分朋友懒得去医院,总想着忍忍算了,在网上学了一箩筐养胃小妙招,这些方法真的靠谱吗?
丁红医生讲,《黄帝内经》中有段话:“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这句话讲述的就是天人相应的道理——
人生活在地上,又和天密切关联,天地之气相合,才产生了人。
人能适应春夏秋冬四时变迁,那么自然界的一切都会成为他生命的泉源;能够知道万物生长收藏道理的人,就能够承受和运用万物。
秋天胃痛容易发作的原因也和气候的变化有关:
一方面是当天气由暖转凉,长期饮食不规律,尤其喜欢暴饮暴食的人,胃酸分泌也会增加,造成黏膜的损伤,从而引发胃痛、烧心、反酸等症状。
另一方面是由于冷热气候交替的刺激,胃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破坏了胃黏膜的防御屏障,胃肠节律紊乱,容易引起胃炎、溃疡的发生。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天气寒冷容易诱发。
?主要症状:中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烧灼痛、钝痛等,一般也会出现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到睡眠和日常生活。
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胃溃疡发病有节律性和周期性,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易复发。
?常见症状:胃部灼烧痛,疼痛多发生于餐后,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
病情加重:胃痛可能是由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引起的。如果患者长期忍受胃部疼痛,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持续的刺激,从而引发或加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诱发其他疾病:胃肠道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胃痛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长期忍受胃痛可能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忍受胃痛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胃痛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一年四季中,秋季是自然界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此时,天气劲急,地气清肃,从养生角度来说:
?秋季温度日渐下降,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为了不损伤脾胃的阳气,西瓜、香瓜都不要多吃,以免让胃病加重,另外秋季螃蟹肥美,但是螃蟹大寒,也不要多吃。
?秋季气候变凉,人们食欲也逐渐好转,吃得多了,脾胃负担也变大了,如果不节制,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就容易诱发胃病。
秋季养胃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不吃过凉、过烫、过硬、过辣、过黏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在秋天,我们还可以通过日常按摩,来帮助养护肠胃。
平时按揉足三里和肚脐,有助于脾胃健康。
要保持情绪的安定,不要大悲大喜、大思大怒。
中医说,大悲伤肺,大喜伤心,大思伤脾,大怒伤肝,情绪安宁则能减轻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伤害。要做到收敛神气,不急不躁,以使秋季的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清肃。这就是与秋季的特点相适应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所以,我们在秋天记得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可以适当和朋友交流或在外面运动。
我们经常能听见说喝点白粥养胃,喝牛奶对胃有好处,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虽然粥类食物容易消化,但长期只喝粥可能并不利于胃部健康。因为喝粥时不需要充分咀嚼,这会减少唾液分泌,而唾液中的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此外,大口喝粥可能会稀释胃液,从而导致胃运动缓慢,不利于消化吸收。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症状时,喝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牛奶中的蛋白质能暂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
但经常喝牛奶未必对胃病患者有益。尤其是胃溃疡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
很多人喜欢用生姜熬水或煮红糖生姜汤来暖胃驱寒,偶尔饮用姜汤确实可以暖胃、止呕,但不可长期食用。
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大量喝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加重胃部不适症状。
如果您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建议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治疗,胃的调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依靠医生的药物外,还需要我们日常良好习惯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