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总感觉自己面色苍白,
口唇没有一点光泽。
要不就是身形过于消瘦,
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
或者是吃的东西无法吸收,
吃进去的,转一圈就出来了。
亦或者是每天都吃不香、睡不着,
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心烦易怒。
……
如果是出现以上症状,
那么你要当心了,也许
——你的脾胃病了。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主要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
故脾胃乃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然后在生活中,
饮食不规律、忧思过度,
饥饱不均等都会伤及脾胃,
因此中医常说,脾胃不好百病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大家都处于一个忙碌的状态。
暴饮暴食、压力过大,
再加上作息不正常等原因,
绝大多数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脾胃问题。
据知名脾胃病专家胡云生老师介绍,脾胃疾病分为脾病和胃病两方面,而脾病分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寒湿困脾,湿热蕴脾六种症形;胃病有,胃阴虚,食带胃脘,胃寒,胃热四个症型。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讲,胃寒成为了脾胃疾病中一个主流,而这类疾病通常表现为:
胃寒的主要表现
脸色发黄:脸色暗淡发黄、吃饭不香、饭后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的症状。
口唇无血色、干燥: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
便秘: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失眠、易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健忘、心慌、反应迟钝。
月经不调:前面提到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女性长期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会导致女性月经量过少、痛经等月经不调现象的产生。
甚至是出现心烦易怒、头晕、食欲减少等现象。
或许很多人就会问了,
脾胃不好,到底该如何来调理呢?
今天,我们请来了全医堂知名脾胃病专家
——胡云生老师。
给大家详细讲讲在日常生活中,
该如何来调理我们的脾胃。
日常调理脾胃篇
1、饮食调养
饮食无常是脾胃病常见的病因。冷热不分、饥饱无常、过食辛辣刺激食物,这些都会损伤我们的胃黏膜,让胃酸为非作歹,进一步破坏我们的胃粘膜保护屏障。所以我们把饮食调养放在了第一步,胡云生老师建议脾胃虚弱的朋友,在饮食结构上,一定要饥饱适度,少食坚果、冷饮等寒凉之物,可以多吃一些软食、易消化的食物。
2、情志调养
人有三神,脑神、心神、胃神。胃神容易受心神和脑神影响。胃神也可以反作用心神和脑神。所以情绪不好直接影响我们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建议脾胃虚弱的朋友,平时尽量保持乐观的情绪、平衡的心态,避免情绪出现波动。
全医堂一直强调身心同治的健康理念,并由创始人何老师开展了国学与情绪管理系列公益课程。何老师《金刚经与身心调养智慧》(第二讲),将于7月15日(下周一)晚上7点开始,欢迎报名参加......
可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回复“参加”二字即可。
3、三伏贴/灸
“三伏贴/灸”是利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此时来敷三伏贴、做三伏灸,可疏通经络、驱寒除湿,使机体免疫功能不断增强。这个时节再结合中药内治,对脾胃虚寒等症,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4、运动保健
利用物理原理将人体气血引入脾胃,如果我们每天没有活动量,就会导致吃下去的食物完全不能消化,唯有运动才能帮助我们的肠道进行消化吸收。建议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走、跳舞等。
5、生活方式
要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不但要休息好,还要按时睡觉起床,按时吃饭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抵御一切疾病的关键。
胡云生老师提醒:以上方法仅仅针对的脾胃虚弱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而治疗脾胃疾病的关键在于治疗+调养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彻底摆脱脾胃虚弱的困扰。而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疗效更为确切。
本期访谈专家
【脾胃消化/妇/儿科】
胡云生
知名脾胃病专家
政府授予“名中医”
坐诊时间:每周一、四上午
医生介绍
胡云生主任,川内较有影响力的脾胃病、妇科病专家,在2000年初即被政府授予“名中医”称号。出生于川东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及长遍访名家,广参博学,精勤研习,医德醇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四十年,累计接诊数十万人次。主张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突出中医特色,重视祛邪治病与调养机体相结合。在脾胃病、妇科病等方面疗效尤为显著。
擅长治疗
1、脾胃消化: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稳固性腹胀、腹泻、慢性便秘、食物过敏、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2、内科:感冒、咳嗽、头痛、失眠、心悸、胸闷;
3、妇科:不孕不育、乳癖、乳痛、乳汁不通、月经不调、带下异常、孕前调理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杂症;
4、儿科:小儿感冒、咳嗽、哮喘、厌食、腹泻、汗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