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庄子原文: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01
大家好,我是全医堂何老师。我们继续分享庄子逍遥游。今天晚上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逍遥游的三层境界,以及我们离第一层还差多远。前面两期我们重点分享了宋荣子他的一种逍遥的境界,比如说他对世间的赞美,不加劝;对世间的非议,不加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其实在庄子的标准里面,这仅仅是逍遥的第一层境界,我把它小结为:看清规则。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样的高人,他对来自于外部的赞美也好,非议也好,那么他能够保持一种清醒的认知,然后去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受外在评论的影响,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和心灵境界,保持一种相对的逍遥。怎么样?这样的境界其实还是蛮不错了吧?
可怜的是我们普通人,其实离这第一层逍遥境界还差得很远呢。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何老师自己,也有很多的体会。其实很多时候来自于周边人,乃至于环境的一种风吹草动,乃至于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都会让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产生怀疑,乃至于让我们的心上上下下、起起伏伏。所以这样一看,其实我们离宋荣子,也就是离看清规则的第一层逍遥境界,都还差得很远。
02
那逍遥游的第二层境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庄子紧接着又安排列子出场了,我相信列子御风而行的典故,可能有一些朋友应该读过吧。据说列子先生他能够凭借着风力,日行800里,确实够逍遥了。然后再联想到逍遥游一开篇所讲的大鹏,扶摇直上,能够直达9万里的高空,其实他凭借的也是风力。
03
怎么样,更逍遥了吧?但是,庄子说,这还不够,为什么?就算你会利用规则,对不起,你还是有待的。因为风向、强弱,这是你自己没有办法控制的。
怎么办?我们继续向第三层学习。那么逍遥游第三层境界是什么?那就是更高级的一种人了,那就是与规则合一,完全做到了无待。那么庄子的原文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你看看,这种境界真的太让我们向往了,虽然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好了,今天晚上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据《何老师禅说庄子》第六期音频整理】
附件——
关于《金刚经与身心调养智慧》(第五讲)
课程通知
各位同修:
经常 何老师《金刚经与身心调养智慧》(第五讲)课程,将于10月14日(周一)晚上7点如期开讲!
经常 在本期课程上,何老师将分享“除了见光、见相,如何见真佛”的精彩内容。
经常 我们很多人总喜欢追逐外在的境象,包括神奇的佛光、精美的佛像,却极难体会到什么是真佛?如何见真佛?以至于修学多年,却得不到什么相应和受用!
经常 其实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修行的资质,很简单,就看你对于外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比如央视的白岩松先生,10.1日在演播室说:刚刚过去的这一场盛世华典,已经成为历史、成为过去时。
经常 而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还久久地沉浸在震撼和激动中。类似白先生这样能够及时反观、离相的人,就具备修行的资质。
经常 所以,在这一期,何老师将从一下几个方面展开分享:
经常 1、我们平时拜佛、见佛,是什么佛;
经常 2、什么是所有相?好相、坏相,善相、恶相,烦恼相、清静相,有形质、无形质,等等; 经常 3、真正的修行必须见相(不能逃避),然后离相(不被相迷);
经常 4、见地透彻了,人人可以见真佛。
经常 由于场地有限,请提前报名参加。
成都全医堂
2019年10月12日
想了解更多情绪管理的诀窍,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请务必备注:我想学习情绪管理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