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如何防秋燥、秋老虎最全的养生攻略都在这里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9/11 15:23:04   浏览:1577
度过了炎热的夏季,秋季的凉爽宜人让不少人欣喜若狂。但是秋天却是那么的让你疲乏,捉摸不定的天气也让很多人的身体吃不消。那么秋季应该怎养生呢?
现在小编就带着全医堂内科名老中医王大淳教授分享的秋季全面养生的小妙招,给你秋季的保护啦,让你滋润过一秋!
1 、如何吃?
入秋之后,天气干燥,容易让人口干舌燥、鼻子出血。一些人还会感到鼻腔似烟道般干燥,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等,这就是中医常说的 " 秋燥 "。

预防秋燥症,首先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应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水果可选橙子、柠檬和乌梅等。

养生攻略,全医堂

2、如何喝?
入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可推行 " 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 ",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3、如何运动?
秋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4、如何睡?
秋季夜晚偏凉,夜间开空调睡觉容易受凉气的侵袭。由于 " 冷风 " 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不能充分松弛休息,次日便会感到全身酸痛、困乏无力。如果秋后空调直接吹在腹部上,则会引起腹泻。因此,秋天睡眠时,既要保持空气清新,也要谨防吹空调受凉。
5、如何 " 春捂秋冻 "?
秋天气温逐渐下降,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需要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气候的变化。所以,穿衣服也应该逐渐增加,以使身体慢慢适应冷空气的刺激,提高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假若一开始就穿得很厚,和冷空气接触少,适应能力就会减弱。故有 " 春捂秋冻 " 之说。

当然 " 秋冻 " 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对于老年朋友们,由于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要注意保暖,适时添加衣服。所以穿衣厚薄应适当,并要随着气候变化而及时增减。

养生攻略,全医堂

6、如何放秋老虎?
1、蓄阴养肺防秋燥
润肺养肺成了防秋燥的重点。对于身体强壮的人,出现肺燥的人多喝凉茶就可以了。防秋燥可以喝一些以百合、雪耳、生地、熟地等这些润肺养肺的材料的汤水,如煮一些天葵瘦肉汤、川贝瘦肉汤、冬瓜、绿豆汤、川贝雪梨炖冰糖、白菜炖猪肺、南北杏川贝炖瘦肉等,都可以在秋天适当多喝。
2、防暑降温要继续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3、不要急着贴秋膘
说到立秋的风俗,不得不提“贴秋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不过立秋前后的气温仍然较高,这时吃狗肉等热性食物来“贴秋膘”很容易上火,还是适合吃鸭肉、鱼肉、山药、百合等偏凉的食物来润燥。
4、还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
以上就是这次王老师分享的最全面的养生小妙招,想要了解更多养生的咨询您可以关注:quanyitang_999哦。
金沙馆预约、咨询电话
028-69953520、87070812
双楠馆预约、咨询电话
028-87039916/88058616
全医堂金沙馆:青羊区金阳路51号;
全医堂双楠馆:武侯区武侯大道双楠段44号。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