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其临床表现为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
隐形杀手——脂肪肝
脂肪肝的成因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这些因素有关:肥胖、酒精、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糖尿病、妊娠和败血症等感染引发。
“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疾病,危害甚大。除了可以引起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等严重肝病以外,还和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紧密相关。”全医堂肝病专家,四川省名中医扈晓宇教授提醒。虽然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超过10%,但不少人对脂肪肝重视不够,认为这就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加之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度脂肪肝稍微会有些倦怠、疲劳等不舒服感,也让一些人放松了对它的警惕。
脂肪肝最“要命”的是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信号。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往往可能并发出许多相关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脂肪肝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发现之后治疗,而是在于症状不明显,一般人很容易忽略,堪称“隐形杀手”。
中医看脂肪肝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酒食不节、或湿邪侵犯人体、或情志不调、或久病体虚而致人体气机不畅,湿气、痰浊、瘀血互结,阻结于肝脏的血脉经络而成。
因此,调畅气机、祛除痰湿、活血化瘀、清利肝胆是中医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脂肪肝病人日常饮食的选择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在讲究食物色、香、味的同时,尽量选择合乎个体实际需要的食物。
☆ 夏季必备护肝药膳 ☆
山楂鲫鱼汤:取生山楂30克,鲫鱼一条,枳实10克,生姜及水适量,煮熟后喝汤。常服本汤能活血行气,对胁肋胀痛或针刺样痛、或见肝肿大、舌质紫暗者有一定效果。
葛花茶:葛花15克,丹参10克,苦丁茶4-5片,加水适量,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取汁当茶饮。用于长期酗酒,湿瘀互结者。
党参小米粥:党参10克、茯苓10克、扁豆20克,加水适量先煮30分钟,加入小米100克,文火煮成粥。精神萎靡、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属脾气虚弱者,可常服本粥。
☆ 扈教授特别提醒 ☆
扈教授指出,在调整饮食结构的同时,脂肪肝患者还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情绪舒畅,这对脂肪肝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扈教授特别提醒,对于有原发病者或上述方法不能获效者,则须找专科医生看诊,配合药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