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抑郁症误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心理问题,敢于正视另一个自己

来源:   发布时间:2018/5/27 16:05:27   浏览:1850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布过一则关于抑郁症的公益广告片,她旨在普及抑郁症对于人体的恶劣影响和提醒患病的人一定要及时求助,不要羞于开口,越埋在心里,抑郁症越会像一个不定时炸弹,埋伏在身边。


        一代港星张国荣、当红小生乔任梁、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韩国小鲜肉金钟铉等多位当红明星都死于抑郁症,在这个抑郁症得不到重视的年代,一条条鲜活年轻的生命不再焕发光彩,一件件令人唏嘘的事情不断发生。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全世界大约有3亿人患抑郁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攀升,抑郁症是除了艾滋、肺结核、疟疾这世界三大疾病以外的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疾病。


        在过去30年间,抑郁症发病率暴增10~20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于识别率极低局面,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治疗,而且,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化趋势。


        迄今为止,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抑郁症的发作不是单一因素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且抑郁症带有一定的遗传性,研究表明,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群比普通家庭的人群患病几率高10~30倍。

 

        大部分人们对于抑郁症存在一定的误区,也是这些误区导致了抑郁症在我国极高的发病率。


        误区一:羞于开口。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类疾病,在很多人眼中似乎成了神经病的意思,大家对于抑郁症患者的看法也成了“你看,她/他有神经病”,这无疑是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是以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抑郁症之后,不敢告知于亲人或朋友寻求帮助。


        误区二:药物依赖。部分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即使抑郁症已经成为轻度抑郁,却始终担心会不会复发,坚持吃药治疗。其实轻度抑郁无需服药,中度抑郁视情况服药,重度抑郁遵医嘱服药,对药物不要过于依赖。


        误区三:“对症下药”。这个“对症下药”并非是好事,很多抑郁症患者都存在失眠情况,这时候,一味的选择服用解决失眠的药物是错误的,忽略了抑郁症本身治疗。


        误区四:社会认知。在小编看来,这是抑郁症治疗发展的最大障碍,社会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度不够,很多人的认识还处于很表面的一个层面,遇到抑郁症不够重视。


        小编曾经接触过一个抑郁症患者,记得当时她的家人对她说过一句让小编印象很深的话,“谁叫你一天到晚乱想,不去想就不会抑郁了”。在大众眼中,仿佛抑郁症成了一群整天爱胡思乱想的人,自己给自己找的病一样。

 

        抑郁症不同于癌症、艾滋一类的身体疾病,她作为心理疾病,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却能于顷刻间摧毁一个人的心理防线。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能创造无数的科技发展和财富,她也能彻底击垮一个人。


        抑郁症初期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心理治疗,患者需要打开心结,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正视另外一个自己。为帮助广大抑郁症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佛家居士何老师携手心理测评中心主任欧阳旭伟教授开展“中医减压工作坊”,解开千千结,还你内心安谧。

 

        中医减压工作坊6月即将开坊,现在拨打028-87039916预约,彻底告别抑郁症,还有惊喜赠送哦!!!

 

        此外,何老师每月举办一场免费健康公益讲座,与您来一场身与心的禅修之旅,徜徉于佛学的禅意中,拥抱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安宁,六月讲座时间为6月11日,有意向的亲们可以点击前往微信公众号预约~

        而对于中期和后期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单纯的心理治疗已经不够,需要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有了抑郁症不要遮遮掩掩,这是一个就像感冒一样的正常疾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敢于直面自己,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