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如此多娇,
疼得美女尽折腰。

相信痛经这件事,
恐怕是全世界女孩子最容易达成共识的一件事了。
(当然,那些没经历过痛经的女孩子除外)
请容许小棠投来羡慕的小眼神



作为一个“温柔善良”的萌妹纸,每当大姨妈拜访时,小棠总会忍不住狂躁变身,脾气变得阴晴不定。特别是痛经时,脾气更是一点就着。相信很多妹纸也像小棠一样被痛经折磨得死去活来,所以小棠今天特地采访了全医堂针推科曹奕、张敏两位医生,给大家讲讲痛经小知识,教大家如何制服“大姨妈”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曹奕医生介绍到: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
所谓原发性痛经,就是一系列医学检查后,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即子宫附件没有问题,但确实有痛经的,更严格的说,从月经初潮即有的痛经,叫做原发性痛经。
所谓继发性痛经,就是有病理基础,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子宫腺肌症,还有一部分是妇科炎症引起的痛经,罕见的有子宫畸形或者生殖道畸形引起的痛经。
女性以肝为先天,肝主血,痛经主要由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月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冲任血盈,溢于胞宫,出于阴道,是为经水。经血的运行与聚散,均赖于气。若气血充沛,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无阻,自无疼痛之苦。如气虚血少则血海亏虚,气滞血瘀则经行不畅,便可引起痛经。
1、寒湿凝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2、气滞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3、气血不足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且有空坠不适之感,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弦。
近年来,关于痛经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西药与针灸治疗为主。中药辨证施治效果较好,但有的人嫌中药太苦太麻烦。对于西药治疗痛经,大家可能会担心长期服用所带来的副作用。
有没有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绿色疗法呢?其实针灸治疗就能够很好的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全医堂针推科张敏医生告诉我们:结合痛经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感,同时也很方便!
针灸治疗
基本治疗: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针灸穴位加减:
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温经止痛;气血瘀滞加合谷、太冲、次髎调气活血;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张敏医生提到:结合痛经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采用艾条灸、艾柱灸、艾灸盒等常规灸法施灸可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24岁,原发性痛经,从月经初潮开始,就饱受痛经困扰。经朋友介绍,来到全医堂,认识了针推科谢主任,谢主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穴位埋线,仅仅经过2次治疗,经期痛感已明显消失。直到现在,该患者已再无痛经现象出现。

总之,
当女人已经够累了,
下次再痛得死去活来,
千万别再傻乎乎硬抗啦!
来成都全医堂,
帮你告别痛经困扰!!!
请添加客服微信:quanyitang999(双楠馆)、qytkefu1(金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