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此时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体质弱的人很容易生病。所以养生至关重要。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时中(春、夏、长夏、 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肺,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霜降养生食物推荐
1
秋梨
2
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另外:柿子性寒,若患有胃部寒凉者,不宜食用。
3
山药
山药,又名淮山,是营养丰富的常见食材,具有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和降血糖等养生作用,有“神仙之食”的美名。从养生方面讲,秋冬季人体容易气血两虚,正是食用滋补山药的最佳时节,另外山药在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等方面有极佳的效果。
4
萝卜
俗话说:“秋冬萝卜赛人参”,中医认为,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的功能。孩子感冒时出现喉干咽痛、反复咳嗽、有痰难吐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吃点爽脆可口、鲜嫩的萝卜,不仅开胃、助消化,还能滋养咽喉,化痰顺气,有效预防感冒。
养生食谱推荐
1、山药炒木耳
材料:淮山药1段,水发木耳5朵,蒜2瓣,盐、味精、油少量。
做法:
1、山药去皮、清洗,切成片预留;
2、水发木耳清洗,摘小朵预留;
3、把蒜切碎成末;
4、煮沸一锅水,将淮山药放进焯30秒后捞起来预留;
5、热锅下油,放进蒜泥进行爆香后添加焯好的淮山药炒30秒后添加黑木耳一起炒过,放盐、味精调料即可。
功效:淮山药一味入三经:即肺、脾、脾经。具备健脾胃润肺、益胃补肾壮阳、健肾益肾、聪耳清目、助五脏、强筋壮骨、长志安神助眠、益寿延年的作用。
2、白果萝卜粥
材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1、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
2、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3、紫薯银耳露
材料:紫薯100克,银耳50克,莲子15克,冰糖适量。
1、紫薯切丁,莲子去芯,银耳泡发后洗净、撕小块备用;
2、将紫薯、银耳、莲子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搅碎成浆,然后倒入锅中,加入冰糖,用中火边煮边搅拌至煮开即可。
功效:健脾润肺,滋阴安神。适用于虚火浮动夜寐不安或大便干结人群。
在生活起居方面,则应注意以下五方面:
1、顺应自然,早睡早起;
2、睡眠充足,避免秋乏症状;
3、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把血液里的养分和水分充足输送到全身各部,有助于缓解秋燥;
4、每晚坚持用热水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利于驱寒温经,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5、做好背部的保暖,避免肺部受凉,引起感冒咳嗽等症状。
全医堂惠民行动:
每周日全天林莉医生挂号费全免
全医堂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