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谷雨已至,你的养生方法都做对了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21/4/20 11:02:54   浏览:12559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

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谷雨的雨,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春末连绵的雨水滋养了庄稼,同时也带来了不稳定的天气和浓浓的湿气。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潮湿的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适的影响,譬如:胃口不佳、身体困重等症状。伴随着身体的各类不适,人体的抵抗力难免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很多病菌也会趁虚而入,侵犯人体带来各种疾病。所以,要想预防疾病的发生,谷雨时节的养生重点就是健脾祛湿。



健脾祛湿三大点

1、食疗养生
春季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谷雨之时更要格外注意以疏肝、祛湿为重。少吃油腻辛辣之物,多吃些如时蔬、粥品、汤类等柔肝养肺、祛湿排毒的食物。
如果饮食上不注意,会让过多的湿气停滞在人体内,就会产生很多湿热的疾病。
 
食谱推荐:
芡实莲子薏苡仁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首先把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把排骨、芡实、莲子、薏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武火煮开,再改用文火炖两小时,最后放盐。
功效: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湿,陈皮可醒脾行气开胃。
 
黄芪三皮饮

材料:黄芪30克,大枣5枚,茯苓皮、冬瓜皮各30克,生姜皮10克,白糖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除白糖)入锅加水500毫升,煎取汁300毫升,最后调入少量白糖,分2次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同时此方对年老、体虚、孕妇形体水肿、小便不利,以及对营养不良性水肿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山药冬瓜排骨汤

材料:排骨300克,冬瓜100克,山药50克,生姜1片,八角1个,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排骨切块,洗净后沥干水;冬瓜、山药切块。
2、将排骨放在开水锅中烫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
3、将排骨、生姜、八角和适量清水入锅上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炖约60分钟,再放入冬瓜、山药炖20分钟后,捞出姜片、八角,最后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渗湿。

薏仁茯湿膏

科普:


薏仁:薏仁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本草纲目》记载到:“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祛湿。”


茯苓: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

 

茯苓利水去湿,同时它的去湿效果非常强大,无论是寒湿、湿热,还是脾虚湿聚,都有明显的效果。


薏仁茯湿膏,精选薏仁、茯苓,辅以山楂、山药、白扁豆、桑葚、麦芽糖、红糖、陈皮、重瓣玫瑰花、荷叶,精心熬制成膏。


2、运动养生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在精神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愁和焦虑,甚至大动肝火。

早晨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好时机,而活动为养阳中重要一环。我们可选择静中有动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运动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起到“除湿”效果,但不要过度出汗,以免阳气外泻。
 
3、经络养生
谷雨节气养生除了以上两方面外,还应注意经络养生。健脾祛湿一定要记住你身上的三大开关。
 
健脾祛湿三大开关: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全医堂惠民行动:

每周日全天林莉医生挂号费全免


全医堂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