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节
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也就是说,人过度忧虑,会影响脾胃功能。因为低落的情绪可使人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而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使消化系统肌肉活动失调,造成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等症。
因此,雨水节气的情志调养至关重要。我们应尽量调整心态,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的状态。若遇到不顺心之事,争取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所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进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除此之外,雨水节气后,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注意保暖
雨水后要注意“倒春寒”的现象。因为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宜过早减去外衣长裤,应多捂一段时间,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2、不宜剧烈运动
由于雨水仍然属于早春节气,因此,不建议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
3、心态平和
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状态。因为心静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
全医堂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