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以前只觉得是一首寻常的古诗,可现在才明白原来是真实的生活。
明明每天晚上都让孩子早早就睡了,第二天还是感觉ta们没睡够,整天在课堂上哈欠连天,精神头也十分萎靡。
孩子的学习进度跟不上是一件让家长们都十分恼火的事,同时也担忧是不是孩子的身体出问题了。
急人之所急,现在就让小棠给大家解析春困的原因。
01.季节因素
“春困”现象,即春天气温回升,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大脑供血相应减少;夏暑季节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加之暑湿易困人体阳气,容易引起嗜睡。
02.环境因素
室内空气对流不畅,或长期用空调,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过高,氧气相对不足,容易使大脑缺氧而导致嗜睡。
03.体质因素
有以下几种体质者容易出现嗜睡症状,如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
04.生活习惯不良
生活缺乏规律,经常昼夜颠倒,或夜间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常处于半睡半醒之间。
白天活动太少,血液循环功能相对削弱,脑组织缺血而易疲倦嗜睡。
或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味,致脾虚湿盛。
或营养不良,能量摄入降低,脑髓失养而引起困倦。
成都全医堂中医门诊部刘佳老师介绍,春困和人体湿气过重有关。
当湿气通过人的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容易湿困脾胃,造成整个脾胃的运作失常,使人中气不足。当湿浊上扰清窍时,会使人疲劳、乏力、头晕和昏昏沉沉。
同时春天与肝相应,肝主疏泄与藏血。
春季肝旺,常会导致肝火横逆犯脾克胃,致胃失受纳、脾失健运。后天之本脾胃受伤,气血生成不足。时有肝火偏旺导致,肝不藏血养血,五脏六腑失却滋养。
有以上因素者都会表现出“春困”征象。
“解春困”按摩这五个穴位:
?
四神聪穴
位置和方法:用手指有节奏敲击或逐一揉、按左右神聪穴,再逐一揉、按前后神聪穴,共3分钟。
作用: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血,起到醒神益智、助眠安神、消除疲劳、强健精神的作用;同时还有祛除头皮瘙痒、增加毛发生长、减少皮屑脱落等作用。
二间穴
位置和方法: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此穴位。
作用:治嗜睡,二间配三间,有提神解困作用。治目翳,二间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
神门穴
位置和方法: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揉此穴位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作用:常按此穴,对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作用。
内关穴
位置和方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穴的按摩方法很简单,用一只手握紧被按摩的手的手腕处,使第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按压此穴位,按摩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
三阴交
位置和方法: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此穴位为脾经、肾经、肝经交会之处,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全医堂中医门诊部刘佳老师提醒家长们可以给孩子适当多吃碱性食物。如马铃薯、香菇、洋葱、茄子、萝卜、花菜、柿子椒、藕、百合、南瓜、香蕉、苹果、梨等,可中和人体在冬天因寒冷进食过多肥甘厚味之物而在体内积攒的酸性产物,能有效地缓解“春困”。
二是可以适当给孩子多吃些葱、姜、蒜等食物,由于这些食物具有辛散之性,有助于振奋人体的阳气,顺应了自然界的变化,恰可起到缓解“春困”的作用。
相关索引:
【中医内科/皮肤科/儿科】
刘佳
内科学(肿瘤)硕士
执业医师、师从金钊副教授
中医内科学(肿瘤方向)硕士,中医执业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师从巴蜀名老中医金钊副教授,以及马维骐、鲁法庭教授,主攻内科、儿科疾病诊治。自幼亲蒙父祖教诲,聆听悬壶济世心悟,主张病无常法,方无常方,病万变、药亦万变,用药在义理之得当,而不在药味之新奇。临床精于辨证,强调舌诊、脉诊,重气血、重运脾。
【诊治范围】:
1、成人及小儿感冒、咳嗽咳喘、胸闷心悸;
2、胃肠杂病、失眠多梦、免疫低下;
3、妇科调经;
4、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调理;
5、湿疹、痤疮、瘾疹等。
【金沙馆坐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六中午12:30—15:00
【双楠馆坐诊时间】:每周三、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