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养生进补,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了。
但是进补也不可盲目去吃,专门挑一些价贵的药品、食品,而没有关注自身真正需要什么。
更应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中医养生理论,根据四季的变化,让人体相应地合理养生。
肺喜润厌燥,而秋天的一大特点就是干燥。所以在秋季时,很容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
下面小棠给大家介绍几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药膳,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秋季到来时——皮肤、咽喉干燥的问题。
材料:
桑叶8克(鲜20克)、莲子6克(鲜18 克),去心、枸杞子6克、乌鸡肉100克、苹果20 克,牡蛎肉20克(干8克)、食用油、客家老糯米酒、盐、姜丝、味精、香菜适量。
做法:
乌鸡肉和桑叶洗净切块备用;牡蛎肉和莲子洗净(牡蛎干浸泡1小时),滤干备用;苹果带皮,去籽心;姜去皮,切丝备用。
用热油将牡蛎干煸香,和姜丝一起投入砂锅中。下油把鸡块摆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倒入客家老糯米酒及适量水,大火烧开,除去浮沫,投入水发好的白莲子、桑叶包,盖上,炖45分钟后,再投入苹果块、枸杞子,炖15分钟,最后调入适量的盐、味精,撒上香菜点缀即可。
作用:补气益肾,发散燥热,敛阴潜阳。
这个药膳特别适合肾亏体瘦,多汗遗精的人。
因为药膳中所用的:
(1)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作用;
(2)莲子一贯是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的佳品;
(3)枸杞子则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
材料:芝麻50克、花生50克、猪肝40克、山楂4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花生去壳,同芝麻放入陶器罐内,注入清水,先煮一小时;花生熟后,放入洗净的粳米煮30分钟后,再放入猪肝、山楂,煮5分钟~10分钟,即可食用。
作用:和胃补脾、润养肺燥、促进消化。
这个药膳特别适合积食纳滞、胃口不好的人。
(1)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五脏的作用;
(2)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作用;
(3)猪肝具有养肝明目,补气健脾的作用。
除了这些适宜进补的食物之外,还有下面这几类,不适合在秋天食用的食物。
(1)秋季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多食助燥伤阴、加重内热,使燥热侵犯人体。
(2)秋季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炸鸡腿等煎炸食物,秋季食用后难以消化,容易积于肠胃之内,加重体内积滞之热,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的特性。
(3)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获的季节,也是囊蚴最多的季节。生吃这类水生植物,极容易导致姜片虫的感染。
季节交替时,人体在适应气候变化,很容易被外邪侵扰,所以饮食上需多加注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