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阴,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呈内敛及下降的趋势。
此时气候逐渐变凉,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许多寒证都想在这个时候「卷土重来」,例如咳嗽、胃痛、腹泻、四肢怕冷等。
中医养生是根据四时的变化来处理,在这个时候对身体施以“温热”的灸法,让身体温暖,促进血液的循环,消除体内的寒气。
01
1、预防感冒
一般在秋季是疾病高发期。
此时做艾灸能够起到驱寒的作用,从而能够起到预防感冒。
2、改善睡眠
秋季天气变化多样,早晚温差大。易受寒凉,耗损阳气。若是人体本身阳气不足,又受天气刺激而出现夜寐不安(易醒,多梦)。
此时艾灸以助阳气,提高免疫力,可改善上述症状。
3、减少脱发
秋天风大干燥,加上夏天暑期蒸腾,人体津液耗损加快,人体阳气固摄津液能力减弱,导致水分和胶原蛋白加速流失。
此时艾灸可改善皮肤皮肤干油,色素沉积,暗斑,毛孔粗大,咽干咽痒,目赤目胀,月经量少,头晕头痛等问题。
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气血充盈,气机条达是人体健康之要素。
艾灸有补气养血,通经活络,温补阳气,提升免疫力的作用。男女老少皆宜,特别对阳气虚、肢寒畏冷、手脚冰凉者尚佳。
02
秋季艾灸这几个穴位
▌定位:仰卧,男性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性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
▌定位:用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③过敏性鼻炎艾灸肺俞穴
▌定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