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讯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中医学之五行学说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2014/6/11 18:55:34   浏览:5366

五行学说是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将“五行学说”运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通过调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药,可促进心身疾病的康复。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1、五脏生理特点
  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2、脏腑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3、人体与外界关系
  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中医五行分类表——五行与人体和自然界的对应关系:

4、脏腑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以上信息由成都全医堂中医名医馆为您提供。全医堂是四川最具影响力、省市级名老中医荟萃的中医馆,以“名医良药、身心同治;适度医疗,积德第一”为核心理念,以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名医馆”为己任,致力于让中医回归慈悲、教育、根治。

该馆中医内科、皮肤科、儿科、妇科、男科、针灸科、推拿康复科等,均由来自成都中医附院的数十位著名教授、研究生导师担纲。馆内开设以下特色项目:

一、中医针灸减肥、调气血(中医附院教授主理,由内而外,重塑健康的、美丽的女性);

二、特色天灸与特效敷贴(千年秘传配方,适合老中青少,治病、养生有奇效);

三、名医特效诊治颈肩腰腿(中医附院推拿科主任罗建教授亲自主诊,一次见效)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