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做成艾条之后,通过燃烧来刺激穴位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风湿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在夏天做艾灸。大家看看以下介绍。
和其他中医疗法一样,艾灸也有其适应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便施灸。中医认为,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人做。如果体质不对,乱灸很容易出问题。 不适合艾灸人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会出现浑身燥热,满面潮红等症状。因此在家做艾灸时,先请中医辨证一下自己的体质,在中医的指导下施灸。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时艾条要和穴位或皮肤保持多远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道不足,不能发挥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伤皮肤。艾灸时距离为以人的皮肤感觉为准。
艾条在刚点着的时候温度不高,这时可以稍微近一些,让艾条和皮肤保持1到2厘米的距离。随着艾条燃烧的逐渐充分和温度的升高,距离就要稍微远一点,保持2到3厘米的距离。这样才能达到好效果。
艾灸是针灸的一部份,针灸都是以中医的穴位经络学说为基础,艾灸也不例外。有些人在施灸时完全不懂经络穴位,纯粹是哪里不舒服灸哪里。其实,中医专家指出,这样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某些急性的或病程短、应急等疾病疗效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慢性病、久病,只懂得哪里疼痛就灸哪里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用艾灸来补阳气,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腹部,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并拢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关元和肚脐之间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气海穴。这两个穴位如果温灸,温阳的作用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