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讯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中医电针疗法简介

来源:全医堂中医门诊部   发布时间:2014/10/24 12:06:52   浏览:5173

 

  电针疗法,针刺疗法之一是用电针仪器输出不同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电针疗法是在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4年《针灸杂志》对就有报道,近年应用较广。

概念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电针的优点

  1.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2.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

  3.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选穴:必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用1~3对导线)为宜,不可过多,以免刺激太强,患者不易接受。

电针方法:

  1.将2支针刺入治疗的有效穴位深度,寻找到应有的针感。

  2.将电针机的输出旋钮转到零,打开电源开关。

  3.将输出电极分别夹在穴位上的两支针上,慢慢旋动输出旋钮;当肌肉开始收缩时,调整频率及波长旋钮,将频率调到要求程度,再慢慢加大输出量,观察针体周围的收缩,并询问病人的感觉,使其达到适应量。

通电时间:

  一般5~20分钟左右。针刺麻醉可持续长时间。如果感觉减低,可适当加大输出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左右再行通电。

电流的刺激强度:

  “感觉阈”: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痛阈”: 若电流强度增加,患者突然产生刺痛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的“痛阈”。一般情况下,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治疗最适宜的刺激强度。

电针的电流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