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七夕|当薏米遇上红豆会有怎样的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17/8/28 11:22:40   浏览:1951
每段故事都有一篇剧情,每段爱情都像动人旋律。中医药的国度里,中药的邂逅,往往有一段佳话!
当枸杞遇上菊花,眼睛就亮了;
当山药遇上灵芝,血糖就低了;
当三七遇上山楂,血压就降了;
......
在空气都充满甜蜜的今天,茫茫“药”海里的红豆与薏米碰撞的火花也十分美丽,并且在这样的季节里爱情甜蜜发酵,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与健康。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现在同时易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天气,晴时热、阴有雨。气候特点多以潮湿闷热为主,所以从养生角度讲,特别要注意对湿邪的预防。湿邪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头昏脑涨以及肢体困重等症状。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我们一方面要保持屋内空气流通,少吃伤脾的食物(例如凉拌食品、冷饮),洗头后及时擦干水分等;
同时,对付体湿,可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苋菜、冬瓜、扁豆、薏苡仁、红豆、绿豆、西瓜翠衣等。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祛湿,全医堂,中医养生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用法与用量】9~30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祛湿,全医堂,中医养生

【性味与归经】  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与用量】  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当薏米遇上红豆,湿气就消失了!
红豆薏米粥
【材料】薏米和红豆大致1:1即可,冰糖适量
【做法】薏米和红豆洗净,用温开水泡上3-4小时,然后按照熬粥的方法熬好即可,放入适量冰糖调节口感。
【功效】去湿健脾,非常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

【注意】熬红豆薏米粥时,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功效全无。

祛湿,全医堂,中医养生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现代人,10个里面起码有一半以上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
以上就是当薏米遇上红豆的故事,甜蜜的七夕来一碗甜甜的红豆薏米粥,健康又快乐!
想了解更多养生咨询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quanyitang_999。
电话:028-87039916、69953520。
全医堂金沙馆:青羊区金阳路51号;
全医堂双楠馆:武侯区武侯大道双楠段44号。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