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初开始,今年冬季首场寒潮让半个中国降温幅度超过12℃,有146个气象站出现极端连续低温天气。连中国气象局的微博也发文戏称“太阳还叫太阳吗?那就是冰箱里的灯”,凛冬到来,今天小棠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这冷空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冷空气的分级,到底多冷才算是寒潮呢?
弱冷空气
日最低气温48小时候内降温幅度小于6℃。
较强冷空气
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6℃但小于8℃,或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但未能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
强冷空气
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
寒潮
日最低七旬24小时候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
(注:据2017年修订的冷空气等级国标)
气候变暖为啥天气还是这么冷?
12月月初,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18年将是地球有史以来第四最高温的年份,官方称有记录以来20个最热的年份都出现在过去22年中,排名前四的年份出现在过去的四年中。
气候变暖为何还会有寒潮?其实,寒冷天气频发与全球气候变暖并不冲突,局地冷时间并不能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极端冷事件更充分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目前气候变暖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下层,高层大气(平流层)是变冷的,总体能量需要平衡,上下大气运动加剧,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
气候变暖之后,赤道与两极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变暖使得冰川大范围融化,而冰川的融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极地与极地外围现有的热量平衡关系被打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气的不稳定性。在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下,极端天气的出现更加容易。
明明比北方温度高,为何南方的湿冷如此难熬?
相比这是广大南方人的疑问,冬季的北方温度可比南方低了一星半点,是十几甚至二十度的区别,但从人体感受来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湿冷可以说是“深入骨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呀,这是由于水的导热性好于干燥的空气。早在300年前,牛顿就提出冷却定律,也就是说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存在温度差时,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散失的热量与温度差成正比。简言之,就是物流流失热量和温度差、导热系数相关。研究表明,水的导热系数远远高于干燥禁止的空气。南方的冬季,空气潮湿,正是由于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小液滴,导热系数更高,把人体的热量都带走了。
穿的越多越保暖?错!穿对了才暖和
你知道吗?冬天穿衣,并不是穿得越多就越保暖。人穿的衣服之间会有空气层,这个空气层可以隔绝外部空气,保护内部的热空气。不过,来自人民网科普中国的一文提到,当空气层超过15mm的时候,这些空气层对流加大,便失去了保暖的效果。
因此,真正穿衣保暖,其实三层就够了——第一层是最外层,通常是我们的羽绒服、羊绒大衣,这一层一定要防止冷空气接触你的身体;第二层是中间层,可以是你的毛衣、羊羔绒或摇粒绒,捂住身体的热度;第三层才是秋衣秋裤,也就是贴身的一层,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但同时也兼顾透气和导热。
冷空气小百科
1、冷空气最终去哪儿了?
冷空气南下抵达中国时,通常我国地面温度比冷空气本身要高,而且纬度越南地面温度越高。地面犹如加热器,和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冷空气的温度不断升高,降温能力越来越差,最终失去冷空气的特征。
2、有人居住的最冷的地方在哪里?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村曾测量出人类定居点中的最低气温,因此被称为北半球“冷极”。1924年测得-71.2℃的低温;1993年又测出了-67.8℃低温,在这里,常年平均气温为-15.5℃,常住人口约500人。
3、世界上最冷的城市是哪座?
世界上定居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最冷的城市是俄罗斯雅库茨克,这里住着27万人,有记录的最低气温出现在1891年2月5日,低达-64.4℃。
全医堂友情提醒,冷空气来袭,大家注意保暖哦~
(文摘自《新城快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