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夏季养生,只需记住这几点足矣!

来源:   发布时间:2019/6/24 15:06:07   浏览:3070

竹枝记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季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夏季养生口诀

夏季心静自然凉,

早睡早起午休躺,

暑伤津气炎热防,

切忌饮食过寒凉,

神清气和胸宽畅,

户外防晒讲着装。

    夏季心静自然凉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告诉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应当调整呼吸,使心神安静,就不会感到天气炎热;不应当被炎热扰乱心神,使心境烦躁,这样会使身体感到更炎热。这种“心静自然凉 ”的做法,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早睡早起午休躺

    我国自古民间就有“嬉夏至日,困冬至夜”的说法。意思是夏天的白天可以多工作活动一些时间,早起晚卧;而到了冬天,夜眠的时间就要长一些。因为夏季昼长夜短,阳气盛极,阴气初始,睡眠时间自然缩短,但这并不影响人体健康,因为顺应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养护。

    除此以外,还应顺应一天之中的阴阳变化。中医理论认为,午时(上午11时~下午1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阴气初始的时刻,午间小憩一会儿,可以很好地滋阴护阳,使阴阳平衡。

 

    暑伤津气炎热防

    在炎热高温的环境下,暑热内侵,耗气伤津,以身热汗出,口渴多饮,心烦面赤、疲倦、胃口差、不好睡;严重者大汗淋漓、头昏脑胀气短,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少津,脉浮大无力等等症状,为常见症的症候。

    别担心!全医堂特地为大家备好了消暑利咽茶~~~

   

 

    切忌饮食过寒凉

    夏季酷暑难耐,有些人为了贪图一时畅快,大量食用寒凉食物。而从阴阳学角度讲,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载:“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汤等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神清气和胸宽畅

    中医认为,四季的变化与人体的五脏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心脏对应的是夏季,这个季节心阳最为旺盛。所以说,人们养生要顺应天时,做好养心工作。

    其中,夏至到了以后,天气会炎热起来,这容易让人心烦,因此,大家要养心要注意除烦。

    俗话说“养生先养心,养心读《心经》”。如若《心经》难理解,需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的朋友,全医堂特意为大家提供了何老师《金刚经与身心调养》系列讲座,讲座时间:每月第二周周一晚上7点——8点,有需要的朋友,可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参与分享。

   

    户外防晒讲着装

    夏季光照强烈,紫外线容易损伤皮肤,因此要格外注意防晒。防晒方法有很多,除了用防晒霜、遮阳伞、遮阳帽外,选择合适的衣服也可遮挡紫外线。首先从衣服的颜色上讲,红色衣服防晒效果最佳。因为红色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黑色、藏青色这两种颜色在阻隔紫外线方面作用仅次于红色。

    想了解更多养生知识,请添加客服微信:quanyitang999(双楠馆)/qytkefu1(金沙馆)。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