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白居易《池上》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更多,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代表着秋季时节已正式结束。此时,北方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一些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南方也秋意渐浓。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再五日,“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因此寒露养生变得尤为关键。
寒露养生
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脚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记住,“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可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
寒露时节养生保健,“防燥”至关重要。对付“燥气”,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但对于健康人来说,要想完全抵御“燥气”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
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在这“多事之秋”,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尤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是至关重要。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可在居室及其周围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寒露时节,到公园、郊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寒露养生干货来袭~~~
养生食物推荐
【安神莲子】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莲子心性寒、味苦、无毒,含有莲心碱、异莲心碱等多种生物碱,味道极苦,具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降压之效,有清热泻火之功能,还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寒露季节多食用,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用作补益药、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平和山药】
山药性味平和,功能润肺、健脾、益肾,寒露季节多食用,既能补阳以强健脏腑功能,又能补阴以充养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山药扶正而不会恋邪,在病邪存在之时也可采用。
养生食谱推荐
【黄精鸡翅】
配料:黄精60克,鸡翅10支,大豆50克,核桃仁、海带各3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黄精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熬取汁液,将大豆洗净,人热水中浸泡一夜,海带洗净泡发,切成条状,鸡翅洗净沥于水、锅中放水、下入鸡翅,再放入黄精汁、大豆、海带和调味品,加锅盖煮30分钟以上即可。
功效:黄精鸡翅有健脾润肺、滋阴益精、补脑增寿的作用,是补肺圣品。
【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月季雪梨银耳羹】
配料:月季花三朵、贝母5克、雪梨2个、银耳50克、冰糖100克。
做法:月季花洗净,贝母用醋浸,雪梨切片,银耳泡软时去掉硬根。锅内加水,放人梨、银耳、贝母、冰糖,煮半小时,加入月季花稍煮片刻,随意饮食。
功效:益气、滋阴、止咳,适用于肺虚咳嗽、短气干咳等症。
穴位保健
【曲池穴】
位置: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能:清肺火,通经络。
【鱼际穴】
位置:人体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功能:止咳嗽、润喉咙。
想了解更多寒露养生知识,请添加客服微信:quanyitang999(双楠馆)、qytkefu1(金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