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亲戚”,相较于逢年过节花式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而言,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没错!TA就是许多女性朋友口中又爱又恨的“大姨妈”。
提及这个“亲戚”,那简直就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说法。总结一句话,就是:它偏偏不按套路出牌。譬如:
有时,它会离家出走,给人一种“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感觉(月经推迟);
有时,它又会赖在你家十天半个月不走(经期延长);
有时,它又会像熊孩子一样闹腾,把你折腾的死去活来(痛经);
......
要说最让人烦心的,恐怕就是它来你家做客,板凳都还没坐热,它就跑了,然后你想拉都拉不住(月经量少)。
最后,只剩下你风中凌乱,独自吐槽:
患者A:
月经量变少了,原来六七天才能干净的,现在一两天就差不多没了。
患者B:
以前每个月来月经可以用两包姨妈巾,现在半包都用不到了。
患者C:
现在来月经根本都用不上夜用的姨妈巾了,日用和护垫都可以搞定了。
年少时,我们总是恨它太多,嫌弃它没完没了;现在,它突然变少了,变成了我们年少时所期盼的样子,我们又开始慢慢的怀念起它了。但是,记忆中这位“大姨妈”似乎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都忘记了它最初的模样了。没事!今天我们请来了全医堂·金沙馆中医妇科医生——张璇老师帮大家找回正常的“大姨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正常的月经(“大姨妈”的最初模样):
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但不超过21-35天;
正常经期:2-7天,多数为3-5天;
正常经量:30-50ml。
张璇老师告诉我们,以上为女性的正常月经,在临床上,我们诊断月经量少的标准,主要是以经期、经量作为参考依据:
月经量少的诊断标准(月经规律来潮的前提下):
经期:行经时间少于2天;
经量:明显少于平时正常的1/2,或少于20ml,亦或者点滴即净。
如果偶尔出现一个月的月经量少,可以先保持观察的态度,若连续出现三个月及以上的月经量少现象,则应需保持高度的重视,因为月经量少的危害超乎你想象。
月经量少的危害:
1、月经量少会引发女性头痛;
2、月经量少会引发女性的暗疮,影响女性面部的美观;
3、月经量少也会给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多危害,主要有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等病症;
4、月经量少有可能代表着卵巢功能减退,甚至卵巢早衰,导致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2、如果是高泌乳素血症(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当血中的泌乳素含量过高时),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多次流产清宫导致的宫腔粘连,亦或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起的月经过少等,都可能导致女性不孕问题的出现。
1、血虚型
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
2、肾虚型
经少色淡,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
3、血瘀型
经少色紫,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暗,脉涩。
4、痰湿型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胖,苔白腻,脉滑。
中医将月经量少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类,虚者是因为精血亏少,冲任气血不足,经血乏源;实者是因为寒凝或痰瘀阻滞,冲任气血不畅引起,再结合上述不同的辨证分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往往是优于西医的药物治疗,并且预后效果也更为理想。
相关链接——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现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妇科/不孕不育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倩教授。擅长治疗各类妇科疾患及内科常见疾病。
【擅长治疗】:
1、妇科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盆腔炎、月经不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症、先兆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
2、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自汗、盗汗、失眠、眩晕、头痛、胃痛、腹痛、便秘、腹泻等常见病。
【金沙馆坐诊时间】:每周日下午
全医堂惠民行动:
每周日全天林莉医生挂号费全免
全医堂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