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阳”先“护阳”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在补阳的时候,不做损伤阳气的是,才是最有效的补阳,不然一边补一边耗,是达不到很好的补阳效果的。
因此,在“护阳”层面,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避免熬夜,尽量选择在晚上11点前入睡;
2、避免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
3、做到天冷加衣,需注意脚踝、膝盖、肚脐、后背等处的保暖;
4、注意营养均衡,不能挑食、偏食,切忌过度节食;
5、避免居住、生活环境的阴冷寒湿;
6、避免长期、大量服用激素、抗生素、清热解毒等药物;
7、运动适量(要么不动、要么过度运动等,都是不可取的);
8、不宜在大汗淋漓后吹风,甚至洗凉水;
9、早上不洗头。
二、补阳
在护住阳气的同时,在进行补阳,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补阳方法:
1、泡脚
所谓“寒从脚下起”,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也是人体气血循环的末端。如果气血不足,首先出现供应短缺、循环停滞的地方也是这里。而气血不足,抵抗力就不足,寒气就容易借机侵袭机体。泡脚不仅可以带来温热之力,促进血液循环,逐渐温化体内的寒气,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补阳功效,因为人体的脚底有非常多的穴位,泡脚可以有效刺激身体的阳气,还可以加快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状态等。

注:心脏病、低血压患者不宜泡脚,老人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为宜。
2、食物
阳气不足的人若通过饮食来调养的护啊,一定要注意补充身体的热量和阳气,多吃熟食,少吃寒凉、冰冷的食物。
推荐食物:
羊肉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肾经,具有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秋冬季节常吃羊肉,有益于助阳、补精血、益虚劳的功效。
韭菜

韭菜,味辛、性温,入肝、肾、胃经,具有补肾温阳、益肝健胃、行气理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当进食韭菜不仅能够获取其里面的多种营养物质,还能达到补充阳气的效果。
芡实

芡实,味甘、涩,性平,入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适量进食芡实不仅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还可以增强体质,改善阳气不足的现象。
大蒜

大蒜,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的功效,常吃大蒜,不仅有杀菌消毒、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功效,还能有效改善阳气不足的现象。
3、睡子午觉

《黄帝内经》记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而子时和午时作为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4、艾灸
艾灸是一种很好的传统医学方法,主要是用艾绒,发热作用于皮肤的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利用艾灸的温热效果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扶阳固脱、温阳补中、防病保健等功效,通过对一些穴位进行艾灸,还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内的阳气。

注:想要补阳的朋友,一定需由临床医生辩证选穴,结合个人的体质情况,进行灸疗,切不可自行在家盲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