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谈到祛湿,就不得不谈谈我们成都独有的气候特征了!
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较为充沛,但是四川独特的盆地地理特点,又决定了盆地内水气等不容易散发,导致成都人普遍体内湿气偏重的现象。
加之近期雨后暴晒,暴晒后下雨,在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下,就更容易加重我们体内的湿气。
所以,最近的你,是否出现了下述问题: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睡觉打呼噜,痰多;
4、大便稀黏腥臭,粘厕所不易冲掉;或者大便擦不干净,或者里急后重;
5、感到身体疲倦乏力,连说话都懒得说,精力不集中;
6、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7、面色晦暗蜡黄;
8、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体重增加;
9、耳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0、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齿痕舌”;
11、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白带量多;男性阴囊潮湿,或者慢性前列腺炎,小便到了最后,会带一点黏液;
12、渗液性皮肤病,如湿疹或某些癣。
以上问题,若存在2-3种表现,就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气了!
中医认为,湿和风、寒、暑、燥、热都是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当湿气太过,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的时候,就会导致人体发病,这时候的湿就称做“湿邪”。
而湿邪又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
外湿多数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久居湿处所致。
内湿则是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例如不注意保暖、暴饮暴食以及经常吃油腻、生冷食物等行为都会伤脾。
值得注意的是,外湿和内湿相互影响影响,密不可分。
都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这话一点也不假,人体一旦被“湿气”缠上,就会苦不堪言!
因为——
湿气在表皮时,会出现皮肤瘙痒、长湿疹、脸上长痘和长斑、头脸油腻等现象;
湿气在肌肉时,会出现酸困累乏、肩颈肥厚、腰酸等现象;
湿气在骨骼时,会出现肩周炎、颈椎病、肩痛、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疼痛等现象;
湿气在脏腑时,会出现脾胃虚弱、脚踝浮肿、手脚冰凉、经常腹痛、腹泻、女性则出现痛经等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湿气往往是通过表皮→肌肉→骨骼→脏腑这样的顺序,去侵害人体的健康。
湿气长期不除,还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皮炎、痤疮、顽固性肥胖、妇科炎症、卵巢囊肿、风湿寒弊等。
看了这么多,如何祛湿成为了大家首当其中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和全医堂·金沙馆针推中心——李慧医生、全医堂·双楠馆——郭仕芳医生来扒一扒关于“祛湿”的那些事!


1、食疗祛湿

食疗可以有效去除体内湿气,并且方便又实惠。建议在日常的饮食中多吃一些具有祛湿、排毒、消肿、利尿的食物,譬如:薏苡仁、白扁豆、冬瓜等,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不过需要长期坚持食用这些食物才行。
2、运动祛湿

在祛湿的治疗中,李慧医生特别强调了运动的重要性,由于现代人久坐不动,身体机能有所退化,全身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体内的水液不能正常代谢,造成湿滞胃肠,逐渐形成湿气。而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可以将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
3、中医祛湿

关于中医祛湿理论,郭仕芳医生就告诉我们:早在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都有论述。中医治湿有化湿、利湿、渗湿、祛湿、除湿、燥湿、收湿、胜湿八种方法,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辩证分析选用相应中药、艾灸、刮痧、拔罐等方式。
中药:外湿多由外感六淫;内湿多由脾肾阳虚导致,外湿宜祛邪,内湿宜结合针药温补脏腑之阳气。
艾灸:中医认为,针对驱寒除湿方面,艾灸效果也非常好。艾灸通过燃烧释放热量,艾火的热力会温和刺激人体穴位,温经通络,肌肤在受热后毛孔张开,这时艾草的药效,随热力通过毛孔一点点的深入到你的五脏六腑中,这股无形的能量就像太阳蒸发水一样,你的寒湿气也随着艾火的热力蒸发掉了。
刮痧:刮痧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加快局部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祛风除湿等作用。
拔罐:拔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拔罐疗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说以及中药理论等辨证施治,配合应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调和阴阳,清热解毒,祛除寒湿等目的。
李某 男 33岁 2021年4月29日来诊

主诉:自觉湿气重前来调理
主要症状:患者自觉口中粘腻,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大便溏软不成形
舌苔: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濡细
辩证:寒湿困脾
治疗方案:针灸取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等穴,配合脐灸方案,一周两次,坚持三个疗程,现述身清有力,大便正常,肠胃尚可,舌苔正常。
当你还在为“湿气”问题而困扰,不妨试试上述方法,症状严重者,建议前来医馆就诊,全医堂金沙、双楠两馆针推中心“中医祛湿”疗法已上线,辨证论治,通过中医药方法调理身体,祛除湿气,让你拥有健康好身体!
全医堂惠民行动:
每周日全天林莉医生挂号费全免
全医堂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