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记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即16岁),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即24岁),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针牙生而长极;四八(即32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肾中精气和男性的生殖功能是息息相关的。
一部分人在生活中暴饮暴食伤了脾胃,脾虚生湿,容易形成肥胖。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后,后天之本损伤不足以滋养先天,最终导致脾肾两虚。
这类患者就需要健脾除湿降脂,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殖功能。
一部分人因为过度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肝受损,逐渐波及肾。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这类患者需要调肝才恢复正常的生殖功能。
肾阳虚证:
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寒象,如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性欲减退,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等。
治疗当温补肾阳。
肾阴虚证:
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热象,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或耳聋,口干咽痛,两足痿弱,盗汗,男子阳事能举,但早泄或遗精,舌红少津,脉沉细等。
治疗当滋补肾阴。
肾精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机能减退,如小儿发育迟缓,智能低下,青壮年早衰,性机能减退,健忘,甚至精神痴呆,不育不孕,舌淡红,脉虚等。
治疗当补肾填精。
肾气虚证:
主要表现为肾失闭藏、固摄、化水等功能,如腰膝酸软,小便清频,夜尿增多,遗尿或尿失控,男子滑精早泄。
治疗当补肾益气。
01
阴阳两虚
李某某,男,32岁。
初诊时:夜间发热盗汗,口干,腰怕冷,腰酸胀,房事过后更加明显,房事中途偶有阳痿,偶有早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为阴阳两虚证。以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复诊时:该患者盗汗明显改善,腰冷减轻,故以前方加减,坚持服用1个月,腰酸胀消失,阳痿早泄消失,男性生殖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按:该患者属于肾虚中的阴阳两虚之证,如果只补肾阴,则阳痿以及腰怕冷等症状会持续加重,如果只补肾阳,则发热盗汗,口干等症状会明显加重。故应该阴阳双补,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故补肾一定要辨别肾虚的具体情况而用药,否则会造成补肾药的误用和滥用,反而会造成明显的副作用或进一步损伤肾的功能。
02
脾肾两虚
谭某某,男 ,29岁,高血脂。
初诊时:性欲淡漠,形体肥胖,平素乏力,大便稀溏,腰酸,舌质淡红,苔白厚,脉弦滑。
辨证为脾肾两虚证,。故以脾肾双补汤加减,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并嘱其忌生冷油腻,适当加强锻炼。
复诊时:乏力消失,大便略能成型,继续以前方加减,坚持服用3个月,诸证明显改善。因脾肾功能得到改善,体重反而下降,男性生殖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
按:该患者属于脾肾两虚之证,不可只补肾而不顾脾,因为补肾之品大都比较滋腻碍脾,由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大量的补肾药不仅无法很好的吸收,而且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只会进一步加重脾肾的亏虚,故脾胃虚弱的患者必须脾肾双补,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
【中医内/妇/儿科】
张森
中西医结合硕士
师从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刘渊教授(首届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之学术经验继承人),通过多年的跟师学习以及中医临床实践,熟练掌握了内、外、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疗技术,不断地精研中医的理、法、方、药,对慢性病、顽固性疾病有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
【诊治范围】:
1、内科:感冒、咳嗽、发烧、头痛等肺系病证;心悸、眩晕、失眠、痴呆、健忘等心脑病症;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脾胃肠病证;男性遗精、早泄、阳痿、尿频、水肿等肾与膀胱病证;自汗、盗汗、消渴、风湿痹症、腰痛等病证;以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高血脂、肥胖、肝功能异常、肺部良性结节等西医类疾病;
2、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过多、HPV阳性、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证;
3、小儿发烧、咳嗽、泄泻、便秘、厌食、荨麻疹等病证。
【金沙馆坐诊时间】:每周二、五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