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秋的到来,空气中也开始弥漫着凉气。
虽然人体感觉依旧还是有一些燥热,但是风里已经送来了秋意。
这个时候不可像盛夏一样一味清热解暑,要注意「防暑降温,也要注意润肺防燥」
《黄帝内经》中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中医认为人的养生应该顺应四时,而人体五脏对应着自然界四季,所以秋天一到,养生重点就在养肺。
秋易生燥
很多人现在是不是很容易觉得口干舌燥,明明喝了很多水,还是觉得不顶用?
这是因为秋天的气候由潮湿闷热逐渐走向干燥凉爽。
秋燥是秋天的主要特点。
而肺为娇嫩之脏,喜润恶燥,「燥易伤肺」,所以秋季养生要注意滋阴润燥、补益肺气。
五行属金
同时,在五行中,秋主金,肺属金,肺也主秋季,秋季的肃杀之气却极易损伤肺,所以秋季养生也以养肺为主。
阴气渐长
在《管子》中曾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立秋后,不仅是温度由热转凉的时期,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候,慢慢从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
人体与自然相应,因此,秋季养生,都以“收”为原则。
肺主秋,肺气与秋相通应。肺气也应收敛。
《黄帝内经》中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季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养生,以收敛为主。
平时要不断地收敛神气,情绪上由振奋转为宁静,心态上由活跃变为平和,来适应秋季的特点,不使神志外驰,保持精神上的安宁。
因为秋季人很容易产生伤怀的心情,所以要注意调适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为外物所扰。
平时在起居上可以适当延长夜间睡眠;多多和他人积极沟通交流;外出参加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多晒一些太阳也有助于情绪的好转。
燥气伤肺容易耗损肺津,让人体出现上火,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干咳无痰,大便秘结等症状。
①这个时候就要进补一些能够「滋阴润肺」之品,如龙眼肉、银耳、蜂蜜、梨等。
②秋季的时候酸味的食物,有助收敛肺气的作用,而辛味的食物则会发散泻肺。所以「少辛增酸」是秋季饮食的一大要点。
因此秋季养生饮食的时候就要少吃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蒜、姜、葱等食物。秋季的时候,可以多吃苹果、梨、葡萄、柑橘及新鲜瓜果蔬菜等食物。
③到了秋季,保养体内的“阴气”很重要,通过「养阴」来调节内热,避免出现上火等热症问题。比如泥鳅、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果、梨、红枣等。
从夏季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气血运行开始变缓,很容易出现经络不畅通的现象。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艾叶这个纯阳之草,刺激人体穴位,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更好地帮助机体适应季节变化,减少人体生病的机会。
艾灸太渊穴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属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脉会太渊。
作用:补肺益气、止咳化痰、通经复脉。
艾灸天府穴
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属手太阴肺经。
作用:调肺气、清上焦、通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