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特刊 | 我们这十年:写在全医堂十周岁之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8/28 15:24:51   浏览:458
2013—2023,一晃眼,十年过去了。

这十年,不只是我们全医堂的十年,也是地球上所有同期生命的十年。最近有朋友说:你们生意越做越好了!我很惭愧,只不过是服务大家的条件优化了一点点。其实,我们很少把全医堂当成一门生意在做。


01

那一念初心



十年前,也就是2013年那个春天,几位已届中年的再创业者,因为一个质朴得有点天真的梦想一拍即合:创办一家讲良心、有温度的中医馆!十年来磕磕绊绊走过,得失之间难秤量,值得欣慰地是:那一念初心,依然鲜活。


有句古话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创业艰难,一路走来的许多遭遇,是之前想象不到的,凭借“心存善念”这一颗初心,我们吸来了名老中医、中青年医生,和远远近近的患友,陪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包括三年新冠。

全医堂门口挂了一副对联: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不生。疫情期间,到馆患友锐减,尤其是儿科,很多时候门诊量接近于零。同事们分析:是因为戴口罩和几乎不外出,生病孩子大大减少了。我说:这是好事呀,我们绝不能为了自己生意好,而动“但愿人多病”这个邪念!心无邪,良心在。

全医堂的温度,体现在同事们对待到馆患友,总会多说几句话、多送几步路、不开大处方。迎接不说“欢迎”只问好;送别不说“再见”说“慢走”,真心希望不因就医再相见。当然,品茗论道、交朋友,随时欢迎。



02

护念不容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生存压力和利益得失面前,人最容易迷失的就是初心。因为贪嗔痴的惯性牵扯,太多人由此念念纠缠,距最初那一念,愈行愈远。

每家新馆(新公司)在开始的1-2年,生存压力都会特别大;随后几年,团队成员理念会有冲撞,个人舒适圈会受到挤压!每当这些关口,焦虑失眠、茶饭不思就成为必然。这时候口干口苦、气短乏力、腰酸胃痛等症状一一呈现。一念反观即知:身心一体,诚不诬也;治身更治心,才是真“全医”。


打破身体、认知、情绪的惯性,都非常难受,必然会心意难平、念念纠扯——太多患友陷在其中,跳不出来,于是越来越依赖全医堂或其它机构的医生们——这恰恰是我不想看到的。勇敢打破自我惯性,少欲止念,摆脱对医药的依赖,生命才能达到健康、圆满的境界。比如全医堂的身高、近视管理等项目:内调外治,加上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干预,凡是配合得力的孩子,都能获得较好疗效;反之则多平平。

十年来,我更加清晰而坚定:中医不是万能的,西医也不是,这世界上不会有万能的医学;健康的根本在于自我身心调节,医药只是一个辅助;最好的医生永远是自己。



03

我们一直在做




传统中医的身心整体观、天人合一观、治未病观......到今天来看,都极其高明。但今天这个时代,大家只想解决显形的问题,对背后无形的推手——认知、情绪、生活方式问题......几乎无感。《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大家全都反着来,欲念炽盛、外求不休,病如何根除?

这十年来,除了尽好“做良心医”的本分,我们还在寻找这个世界上,能让大家变得更健康的种种方法,包括对生命的体悟、对呈现的接纳、护念净心之道,并分享给大家。创馆之初,我们就同步开始了中医与国学的文化传播,从慈善施药、救贫助学、中医科普,到小中医体验,一直未停;国学讲堂,从线下到线上,从庄子、金刚经、心经到六祖坛经,一直未断。


做文化传播也许没有直接商业价值,但在无形中丰富了全医堂的品牌内涵、长养了同事们的善念、调和了中医馆的人文磁场,对医生和患友的吸附力大大增强,并具有很强的长尾效应。我曾多次在馆内碰到陌生患友,一聊都是听说全医堂的药好、医生好,慕名而来的。

我们所做的还很有限,但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04

以不变 应万变



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熟悉的职业五年、十年后还在不在?都不好说。大势浩荡,唯有与时俱进。但中医要不要现代化?中医馆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广大患友如何护念净心?很多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我内心很笃定:1、接纳变化;2、清楚变的是方法、工具、呈现,不变的是让自己家人和所有患友,都能看上良心医、吃上良心药。以此不变,可应万变。

这十年我们踏上了找寻健康实相的一段生命旅途,感谢所有同行者一路陪伴。

下个十年,愿我们不离不弃,共同奔赴每一个当下的喜乐。


何正军
二〇二三年八月




成都全医堂中医门诊部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