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体质的人,在中医的观点上,主要是肺、脾、肾三脏腑功能失调而造成的。
经常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热,易受外感风寒病邪侵袭而造成皮肤的不适。
经常脾主运化,营养失调亦损伤脾胃,进而因运化代谢的不良,造成水湿水邪聚合而成痰湿病气,引起对食物的过敏。
经常肾主气纳,调节水分代谢。若肾阳不足、气纳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亦失调,进而造成皮肤的干燥、大便的干硬秘结。
从中医角度分析,出现皮肤过敏的病症内因是由于正气不足。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身体内部的正气不足,为外不顾,外邪才趁机侵入,抵抗不了外部过敏源的侵入。
在中医里,皮肤过敏主要有3种分型:湿热内蕴型、脾虚湿甚型、阴虚血燥型。
针对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1、湿热内蕴型
患者疹斑上常有水,水抓破后,皮肤会呈现鲜红糜烂,造成组织液渗出,液干后会结黄色的厚痂,并同时可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
经常治疗方式以利湿清热、去除肠胃湿热、利肠通便为主。
2、脾虚湿甚型
皮肤抓破后会呈现浅红或同肤色的糜烂,且渗出液不易干收,会有黄色薄痂。症状还有面色暗黄、精神不振,胃口不佳,舌质淡红。
经常治疗以健脾除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增强肾气为主。
3、阴虚血燥型
此类患者的皮肤在疹斑边界会呈浅红或暗红斑,皮肤表面粗糙干燥且覆有鳞屑。虽然口干现象但不喜欢喝水,舌质红或暗红。
经常治疗以滋阴养血润燥、滋养肺阴、强化脾胃水分营养的吸收功能,以期能除去皮肤的干燥搔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