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常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小寒已过,大寒将至。伴随着大寒的到来,我们也将迎来二十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时节,寒风凛冽,天气已经冷到极点,此时的冷较之小寒更深、更浓。《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记载到 :“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冷到顶点,日后天渐暖。此节气也进入了五运六气的“初之气”,是春季萌发前的关键积累时期,因此,大寒时节的养生要讲究养精蓄锐,暖身养中、温肾健脾,待来年生发。
因此,大寒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食宜温
我国传统五行学说认为,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肾”是养生的基本认识,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可适当多吃。
2、睡宜早
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点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3、动宜慢
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宜慢,以免扰动阳气。
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
4、头宜暖
中医认为,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出门应戴好帽子,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值得一提的是,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引血下行、温肾助阳,改善睡眠质量。
隔一天泡一次,会明显改善手脚冰凉和痛经的情况。泡脚以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5、心宜平
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寒冷的天气、呼啸的北风常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引发失落、沮丧等情绪。因此,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积极乐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变化。
全医堂惠民行动:
每周日全天林莉医生挂号费全免
全医堂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