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孩子总流口水正常吗?超过这个时间就需要警惕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21/4/13 15:15:18   浏览:12293

本来小孩子嘴角挂着口水,是一件可爱的事,却也成为了不少父母为之头疼的事,譬如:




孩子都4岁多了,为什么嘴角还是一直挂着口水呢?


孩子天天流口水,嘴巴下面就长了很多疹子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和流口水有关?



不是说孩子出完牙,口水这些慢慢就会有所减少嘛!为什么现在比以前还多了呢?


原本白白净净的宝宝,因为流口水变得邋里邋遢的了,怎么才能解决孩子流口水的问题嘛?


近日,小棠在后台就收到了不少这样的留言,关于这一问题,今天我们请来了全医堂·金沙馆儿推——何丽红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流口水在医学上又称为流涎,是指唾液不自觉地从口中溢出。主要是由于孩子口腔神经功能发育不成熟,不会吞咽分泌过多的唾液,从而造成了孩子不自主的流口水,随着孩子逐渐发育,一周岁以上的孩子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如果到了两周岁后,孩子还出现流涎不止的现象,排除孩子乳牙萌生、食物刺激、脑瘫、先天性痴呆、口腔疾病等因素外,则应考虑孩子脾胃方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有“脾为涎”、“肾为唾”之说,即:口水和唾液的异常和脾、肾相关。



孩子流口水如何调理?

排除上面的疾病问题,针对孩子流口水现象,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进行调理。

1、中焦蕴热

症状:以流涎粘稠、口臭、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滑,指纹紫为特征。

治疗:清热泻脾、燥湿和胃

 

2、脾肾两虚

症状:以流涎清冷、口淡无味、面色萎黄、肌肉清瘦、乏力、厌食、便溏,或完谷不化、舌淡红、苔白、脉虚、指纹紫为特征。

治疗:健脾益气、补肾摄延

 

注:治疗期间需忌食辛、咸、酸、冷、硬等刺激及难于下消化的食物。



小儿推拿治疗孩子流涎效果好


小儿流涎医案一则

(以下医案选自全医堂·金沙馆儿推——何丽红老师临床)



王XX   男    3岁

主诉:流清涎数月,伴口周口水疹

数月前,王某外感发热,体温39.4℃,经久不退,遂输液治疗一周+,热退后随即出现食欲减退,便秘3-4天一行,口流清涎。初始为说话时夹涎多,后常常不自觉从嘴角流出。来时清涎较多,需常用纸擦拭,食欲欠佳,便秘3-4天一行,伴手脚冰凉,出汗多。

诊断:流涎

证型:脾阳虚

治法:温阳健脾,益气摄津

补脾500次,补肾300次,点揉气海穴200次,点揉足三里300次,点揉地仓穴200次,横擦脾腧穴至潮红发热,捏脊8次。嘱家长灸百会穴,神阙穴,足三里,脾腧穴,每穴3-5分钟,每天一次。


效果:推拿一次后,家长诉流涎量有所减少,遂继续采用此方治疗,效果甚佳!



写在最后——

很多孩子流口水,有些家长并不在意,以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自然而然的好了,这就大错特错了!若孩子长期流涎不止,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的,因为脾主四肢。



全医堂小儿推拿,
悉心呵护你家孩子的健康!

1



全医堂小儿推拿团队,汇集两馆核心成员:谢睿、刘红旗、何丽红、唐婕婷、毕静、倪申贵、高艺琴、段亚会等多位老师,悉心呵护你家孩子健康!





相关链接——

【小儿推拿/中医理疗】

何丽红

毕业于江苏省南京中医药大学,后跟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李开平、沈洁等多位教授学习。长期从事小儿推拿及中医理疗临床工作,善于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保健理疗理念相结合,运用推拿、灸法、耳针、火罐等方法治疗疾病,改善亚健康状态。

 

【擅长治疗】:

1、采用小儿推拿手法、艾灸、耳穴、敷贴等治疗小儿各系常见疾病,如小儿心系疾病:夜啼,汗证等;小儿脾胃疾病:厌食,积食,便秘,腹痛,腹泻,腹胀,呕吐,流涎,眼睑下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小儿肺系疾病:感冒,发热,咳嗽,痰多,哮喘,鼻塞,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小儿肝胆疾病:小儿异常瞬目症(频繁眨眼),抽动症,多动症等;小儿肾系疾病:遗尿,尿频,手脚冰凉等。

2、儿童身高管理、儿童体质调理等。

3、运用手法、灸法等调治成人痛经、失眠、怕冷、体虚易感、湿气重、偏头痛,以及眼袋、黑眼圈、脸部塑型、围绝经期激素急剧下降等。

 

【金沙馆坐诊时间】:周四、日上午/下午,周一、二、五、六下午/晚上(以现场排班为准)

 


全医堂惠民行动:

每周日全天林莉医生挂号费全免


全医堂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