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养生,中医上则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因为只有人体顺应季节的更替和变化,在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对于烈日炎炎的夏季而言,它所对应的养生重点则是“养阳”这一概念,那怎么养?如何养......成为了大家首当其冲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夏季养阳”的那些事!
01
什么是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曾讲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即: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02
阳气不足的常见表现
03
夏季养阳重点
推荐食物:
韭菜,味辛、性温,入肝、肾、胃经,具有补肾温阳、益肝健胃、行气理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当进食韭菜不仅能够获取其里面的多种营养物质,还能达到补充阳气的效果。
芡实
大蒜,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的功效,常吃大蒜,不仅有杀菌消毒、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功效,还能有效改善阳气不足的现象。
4、三伏灸
冬病夏治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亦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运用三伏灸治疗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疗、调养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特别适用于体内寒湿较重的体质。
成都全医堂中医门诊部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