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积食、厌食、便秘、腹胀、腹痛、腹泻等。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发烧、咳嗽、鼻炎等。
特殊病症:生长发育迟缓、体质调理等。
感冒:
周某 男 1岁

主诉:流涕2+天
现病史:3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流涕,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初步诊断:感冒(风寒袭肺)
治法:温阳散寒,宣肺通窍
治疗:小儿推拿(揉一窝蜂、平肝清肺、退六腑、开璇玑、开天门推坎宫、揉肺俞以宣肺通窍)
两天后复诊一:流涕已好转,遵循效不更方思路,继续按照前治疗方案不变。
三天后复诊二:症状已陆续消失,因小朋友体质较差,嘱其一周一次小儿推拿调理脾胃。

外感风寒:
阮某 女 1岁

于2021年5月5日就诊,妈妈诉小朋友咳嗽,鼻塞。处方:补脾,清肺平肝,运内八卦,二扇门,上三关,头面四大手法,揉迎香,鼻通,天突,膻中,捏脊,排痰第二天回访,妈妈诉鼻子已经通了,还有一点点清鼻涕,咳嗽已经好了很多,给予饮食指导。嘱其再推拿2次,配合饮食!
鼻炎:
刘某 男 3岁4个月

主诉:鼻清涕,鼻塞,喷嚏,鼻甲轻度水肿。
现病史:两天前患儿在学校感冒,出现鼻塞,清涕,量多如注,自行服用感冒药:荆防颗粒,现清涕减少,仍鼻塞,流少量清涕,鼻甲轻度水肿,偶咳,有痰,量少,早晚更显。食欲一般,睡眠尚可,汗增多,晨起鼻涕加重。
查体:双侧鼻黏膜苍白,充血水肿,容易感冒,舌尖红,苔薄白,咽部稍充血,脉细濡。
既往史:有鼻炎病史,曾服用抗过敏药及感冒药,配合推拿一个疗程,有所好转。姥姥及妈妈都有严重的鼻炎,未治疗。
诊断:鼻炎
证型:气虚外感
治法:健脾益肺,疏风散寒
手法:
第一阶段:上三关200次,揉外劳宫150次,按揉合谷穴150次,头面四大手法(改揉太阳穴,风池穴为揉鼻通穴,迎香穴,鼻炎穴),按揉天突穴150次,“介字”推法(包含肺俞穴)300次,横擦肺俞穴生热,捏脊5次,排痰。配合贴鼻炎针3号(印堂穴,鼻通穴,鼻炎穴)1-2周。第二天,患儿鼻塞,咳嗽均有好转。
第二阶段:揉补脾300次,上三关推200次,运板门穴200次,运内八卦300次,掐四缝穴10次,头面四大手法(同第一疗程),横擦肺俞穴生热,捏脊5次。配合艾灸神阙穴5分钟,服用玉屏风颗粒,治疗1周,患儿已无鼻塞,流涕,咳嗽等。
第三阶段:持续第二阶段手法,两周后,鼻炎好转,汗少,且遇冷空气和异味不易再犯。
医嘱:外出以及在味道敏感的地方戴口罩,忌食肥甘厚味,甜食,糕点等滋生痰液的食物,及时保暖,预防感冒。
积食:
桐桐 8月

主诉:夜卧不安,哭闹数日
舌脉:舌质淡红,苔白膩
诊断:乳食内积
形体消瘦,发育迟缓,平素纳佳,近日添加肉食,大便黄绿色夹食物残渣。咽喉正常,腹部柔软。
治疗三次后夜间不再哭闹,胃纳增,嘱暂停肉食,以观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