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春升补、夏清补、冬温补,秋该怎么补呢?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12 10:35:52   浏览:26545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在度过了炎炎夏日后,本以为可以气定神闲的享受一下秋天的凉爽和惬意。然而,秋天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番美好,因为它是一年中由热向冷过渡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加之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各种疾病也都开始进入高发阶段,稍不留神还会引起一些旧病复发的可能。所以,我们也把秋天称为“多事之秋”。


在这“多事之秋”里,若是遇到身体不好的人,更是遭罪,譬如:

小孩:易生病,如感冒、发烧、咳嗽、扁桃体发炎、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等;
成人:气色差、精神差、易疲劳、消化不良、失眠等;
老人:气喘、浑身不舒服、心血管疾病等。


为了能够平安顺遂的度过这“多事之秋”,养生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毕竟“秋天补得好,冬天病不找”。


秋季进补的原因:

1、补充夏季的消耗
夏季炎热,人体大量出汗,脾胃功能减弱,身体消耗过多阳气,未能及时得到恢复,进入秋季后会出现疲惫、乏力等情况,因此秋季适当进补,补充夏季的消耗,能够为安度秋冬打好基础。
 
2、秋燥耗气伤阴
夏季暑热己过,燥为秋季的主要特征,其性干燥,因此燥邪容易耗伤津液,身体津液过度损耗,会有皮肤干枯、嘴鼻唇干、咽喉干痛等症状,此时进补,能够滋养津液,减轻秋燥对人体的伤害。同时,适当的进补也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帮助抵抗寒冬。


秋季如何进补?

中医认为,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秋季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的脏器是肺。因此,这个时候进补应讲究平补,以生津润燥为主。

相较于千篇一律的进补方法,中医辨证,结合个人体质情况,以及中药相关特性进行个性化汤药进补方法。而对于慢病调理等,膏方则成为了秋季进补的一大特色。因为中医历来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膏方则以辨证调治为基本原则,滋补与疗疾全面兼顾,御病与治病有机结合,一人一方,把治疗药物与相关补品、食品及胶类等融为一体,治疗、进补两不误!

成都全医堂中医门诊部现已全面开启秋令膏方进补门诊,涵盖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等多个科室,汇聚刘小凡教授、黄莺教授,以及段亚飞医生、陈宏伟医生、刘夏曦医生等数十位医生,为您及家人提供个性化进补方案!
 
最后,悉心的小棠也为大家准备了几道秋季养生食谱: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材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瘦肉750克。罗汉果半个、盐适量。
做法:
1、瘦肉洗净,切成厚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把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滚。
2、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时,最后放入适量的盐调味。
功效: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材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做法:
1、猪肺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氽烫去血水,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块;白茅根洗净,切成小段;陈皮用水浸软,刮去白瓢。
2、瓦煲内注入适量清水,放入猪肺、雪梨、白茅根和陈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中药茅根和雪梨煲猪肺具清肺热、润肺燥的功效,对于秋冬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喉痛、唇舌干燥等有食疗的作用。
 
百合炒玉米西芹

材料:百合200克、玉米粒100克、西芹100克、胡萝卜50克,盐、色拉油适量。
做法:
1、西芹洗净、切段,百合剥开、洗净,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菱形小块。
2、将全部材料用沸水焯一下。
3、锅内放色拉油,下入焯好的蔬菜翻炒,用盐等调味后即成。
功效:润肺、滋阴、养胃、益气的作用,无论肺气虚或肺阴虚者皆宜。


成都全医堂中医门诊部慈善施药:

75岁以上,每月最后一周周一

(凭专职医生当日处方,每位限3剂)

温馨提示:您可以参考全医堂中医馆的信息,但是这不能作为您最终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根据我们统计:95%的全医堂顾客进行了前期专家咨询。